人間比丘聖嚴法師(1930-2009),自喻為「風雪中的行腳僧」,曾於天下雜誌獲選為「四百年來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回顧其一生,其實充滿了顛沛流離,考驗與轉折。

  法師自幼體弱多病,十四歲狼山出家後,歷經經懺、軍旅生涯,而後終能於三十歲時在東初老人座下再度出家,不論六年閉關苦修、日本留學、美國弘法,或是開創法鼓山…,總是在無路中找出路,在艱辛中見其悲願,在堅毅中見禪慧,生命對他而言,就是一場實踐佛法的歷程。

  為了提高佛教地位及僧眾素質,聖嚴法師以四十歲之齡,毅然決然留學日本。一九七五年取得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後,歷任文化大學、東吳大學…等校教授、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所長、美國佛教會副會長及譯經院院長,並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僧伽大學與籌辦法鼓大學(今法鼓文理學院),培養高等研究人才。發行佛學學報及佛學研究年刊,為政治大學、文化大學…等多校擔任博士及碩士研究生論文指導教授, 並於世界一百多所大學作過兩百多場演講。

  一九八九年創建法鼓山,以建立「世界佛教教育園區」為願景,規劃了包括學術研究、修行弘化、關懷照顧等各項工作項目,並逐步擴建成海內外弘法、禪修、文化、教育、關懷的組織體系。目前已於台灣各地區與歐、亞、美、澳四大洲亦廣泛設立佛學禪修共修處。法師長年親自奔波美台兩地弘揚佛法,並至世界各地指導禪修,為國際知名的禪師。以其秉承的臨濟及曹洞兩系法脈,深入經藏,融通各派,以自然生動的方法隨機應教,使各種文化背景的人士均能接受,接引無數東西方人士。

  為了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法師在極其忙碌的行程中,仍不忘著書寫作,至今已有中英日文著作百餘種,並有多種著作被譯為多國語言,廣佈世界各地 ,並先後獲得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國家文化獎、總統文化獎等。

  近年來,為更進一步推廣文化、教育、弘法及修行等悲願,多次與科技、藝術、文化等領域之菁英人士展開對談,乃至與不同宗教進行合作,其寬闊的胸襟與國際化的視野,深獲海內外各界之肯定。法師首倡「心靈環保」的觀念,推動「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以漢傳佛教為根本,不斷朝國際化、多元化的目標邁進,荷擔起現代佛教繼往開來的神聖使命。

 

聖嚴法師重要記事

1930年誕生於江蘇。
1943年十四歲,於江蘇南通廣教寺出家。
1949年時局緊急,從軍入伍,由上海登艇來台。
1959年結束十年軍旅生涯,於東初老人座下再度出家。
1961年於高雄美濃朝元寺禁足,閉關六年,解行並進,深入經藏。
1969年留學日本立正大學,六年後取得文學博士學位。
1975年應邀赴美弘化。
1976年
擔任美國佛教會副會長及大覺寺住持。
1977年
東初老人圓寂,奉老人遺命返台接掌中華佛教文化館、農禪寺法務。
1978年 
任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所長。
1979年
於美國紐約創立禪中心,後更名為東初禪寺。
1985年
於北投中華佛教文化館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
1989年
創建法鼓山,以「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為理念。
1990年
擔任總召集人,舉辦第一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
1992年
提出「心靈環保」,成為法鼓山核心理念。
1993年
在台灣初傳菩薩戒,獲頒社會運動領袖獎。
1994年
提出「禮儀環保」,推動佛化聯合奠祭、佛化聯合祝壽、佛化聯合婚禮。
1997年
在美國紐約成立象岡道場。出席義大利第十一屆國際宗教領袖和平會議,會後晤見教宗若望保祿二世。
1998年
獲《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對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物之一。
1999年
提出「心五四運動─二十一世紀生活主張」。成立「法鼓山人文社會獎助學術基金會」。
2000年
以漢傳佛教代表身份參加于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之「千禧年世界宗教暨精神領袖和平高峰會」,並發表主題演說。榮獲行政院文建會頒發「終身文化貢獻獎」。
2001年
於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主持僧伽大學佛學院創校暨開學典禮。應邀於台北舉行的「世界宗教合作會議」發表演說。應邀出席於紐約舉行的「千禧年世界宗教暨精神領袖和平高峰會諮詢委員會」,並發表講辭。
2002年
以佛教領袖身份出席紐約「世界經濟論壇」會議。出席在泰國曼谷舉行之「世界宗教領袖理事會」。率團護送因遭竊輾轉流至海外多年的阿閦佛頭像回到中國大陸山東省神通寺四門塔。《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一書獲第三十七屆「中山學術著作獎」。
2003年

推動法鼓山人文社會獎助學術基金會與北京大學合作設置「法鼓人文講座」。應世界宗教領袖理事會之邀,出席日本京都「世界青年和平高峰會」第一次籌備會議。膺獲第二屆總統文化獎。

2004年

推動法鼓山人文社會獎助學術基金會分別與台灣大學、北京清華大學合作設置「法鼓人文講座」。

主持法鼓人文社會學院動土典禮。出席在曼谷召開的「世界宗教領袖理事會」與「亞太青年和平高峰會」。出席在約旦召開的「世界宗教領袖理事會」。擔任總召集人,舉辦「世界青年和平高峰會台北論壇」。

2005年
出席在愛爾蘭都柏林召開的世界銀行「信仰暨發展會議」。推動法鼓山人文社會獎助學術基金會分別與台灣成功大學、南京大學合作設置「法鼓人文講座」。於中國大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及廣州中山大學進行專題演講。獲頒泰國朱拉隆功僧伽大學榮譽博士學位。創設之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落成開山。
2006年

於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大殿舉行「第二任方丈接位大典」,正式將方丈職位交付果東法師。

帶領十五位「法鼓山青年領袖代表團」青年代表,參加於紐約聯合國總部大樓召開的「聯合國全球青年領袖高峰會」。

2007年

創辦台灣第一所獲教育部核可設立之單一宗教研修學院「法鼓佛教研修學院」(2008年8月更名為「法鼓佛教學院」)。

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簽署設置「聖嚴漢傳佛學講座教授」正式成立。

提出「心六倫—新時代.心倫理」運動。

多年推動環保自然葬,並與台北縣政府合作規畫的「台北縣金山環保生命園區」正式啟用。

推動防治自殺活動,創辦「關懷生命獎」。

2008年

榮獲美國設計與流程科學學會「李國鼎傑出經濟社會制度設計獎」。

榮獲中國文藝協會榮譽文藝獎章「文化貢獻獎」。

2009年

2月3日捨報圓寂,住世八十年。